手機掃描訪問
二、矢志為國觀測,扎根科研一線。作為一名常年堅守在研發一線的黨員,楊燕初在實際工作中積極踐行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,以國家需求為己任,堅持在條件艱苦地區開展科研工作,上高山下遠海。為響應國家青藏科研的需求,2019年至今,長期帶領團隊持續在青藏高原開展任務,無懼嚴寒、高反等影響,2022年外場試驗期間,為確保任務的有效開展,疫情期間深入昆侖山大峽谷腹地一月有余,面對泥石流等自然災害,勇于面對、積極應對,堅守崗位,最終在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,攻克了多項國際級難題。為響應國家探索遠海遠域的實際需求,2020年,帶領團隊前往南海開展科研任務,全程歷時兩個月,為更多的收集數據,在科考船不能靠岸的情況下,海上漂流近50天,在此期間,盡管有著嚴重暈船、持續高溫、多輪臺風的影響,仍克服身體不適,保證科研工作不間斷,最終確保了任務的圓滿完成。
三、肩負使命迎難而上,做攻關前沿“領頭羊”。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,楊燕初堅定信念,謹記使命,用理論武裝頭腦,樹立并堅定了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生動展現了科研人的使命擔當。在工作中要求自己面對問題, “不推責、不拖延、不含糊”,勇于擔當,盡量將工作“提前想、往前做”,服務大局。2018年內蒙古外場期間,地面突然遇到10級陣風,試驗用大型充氣帳篷被大風吹倒,由于試驗已經全面展開,為保證試驗的進行,楊燕初帶領大家堅守崗位,雖人被帳篷壓倒并拖拽,但仍未放棄,最終在堅守下保證了任務的完成。2022年青海外場期間,在試驗開始階段,因系統尚未充分磨合,出現了預期外的突發性問題,即在飛行過程遇到了高空冷云等極端環境的影響,若處置不當,會對平臺造成嚴重影響,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,發揮領頭羊作用,勇敢承擔壓力,迅速開展問題分析,準確定位后,進行了有效應對,使得問題得以及時解決,確保了平臺的安全。作為工程團隊,浮空器團隊更多工作需要在外場進行檢驗驗證,每年有3到6個月需要堅守外場。外場期間,突發性事件層出不窮,在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,短短十幾米的上坡,走完便氣喘噓噓,生活用水、保障物資極度匱乏,很多隊員還未完全適應高海拔環境便迅速投入試驗中,楊燕初帶領團隊不慌亂,不抱怨,不猶豫,對技術問題細致分析,對克服工作環境帶頭做表率,真正成為攻關一線的“壓艙石”、克服困難的“頂梁柱”。
新形勢下,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一員,楊燕初始終以積極飽滿的工作熱情、勤奮務實的工作作風,投入到一線工作中,帶領團隊始終牢牢扎根艱苦科研一線,不斷在實現國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取得新突破,走好了科技創新“第一方陣”。